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卵巢增大并含有很多充满液体的小囊,雄激素水平增高、不能排卵的内分泌疾病,伴随有无排卵。发病原因一般认为与下丘脑-垂体-卵巢轴功能失常、肾上腺功能紊乱、遗传、代谢等因素有关。
1.下丘脑垂体功能的障碍:患者黄体生成素值高和卵泡刺激素值正常或者偏低,而黄体生成素对合成的促黄体天生的激素释放激素反应会增加,导致多囊卵巢的发生。
2.肾上腺皮质性能的异常:部分患者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会升高,如有些患者有肾上腺肿瘤、肾上腺皮质增生,也常伴随无排卵的表现,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多囊卵巢的发生。
3.胰岛素的抵抗与高胰岛素血症:胰岛素的抵抗与高胰岛素血症,也是造成多囊卵巢的因素。
4.家族遗传因素: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通过显性的方式遗传。
1.月经异常; 2.男性化表现;3.不孕;4.肥胖:;5.卵巢增大;6.黑棘皮症;7.内分泌改变;8.远期并发症;
目前,我国行业内比较推荐的诊断标准具体如下:
1.稀发排卵或无排卵:临床表现为闭经、月经稀发、初潮2-3年不能建立规律月经以及基础体温呈现单相。有人会问,规律的月经一定都是有排卵的么?答案是否定的,有时,规律的月经并非排卵性月经。
2.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(或)高雄激素血症:包括痤疮、多毛等。高雄激素血症则需要通过血液检测来确定。
3.卵巢多囊性改变:B超检查可见一侧或双侧卵巢直径2-9mm的卵泡≥12个,和(或)卵巢体积≥10立方厘米。
1、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调节患者的激素水平和促排卵。
2、要科学指导患者节食、运动、减肥,保持合理的体重。
3、对多囊患者的高胰岛素血症(糖尿病)进行科学治疗,使患者的代谢紊乱恢复正常。
4、对于药物治疗等手段无效的患者,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,中西医结合调节内分泌,使下丘脑—垂体—卵巢这一性腺轴恢复正常功能。